图为:2007年11月谭梅老师留影
进入2007年5月,“普洱茶降价风波”引发茶价大幅回落,普洱茶市场步入下行周期。6月初,云南省沧源佤山茶厂郑重委托方一知外脑工作室,期望通过品牌整合策划使茶企业在纷乱的市场中突围。其时外脑团队的服务时间为三个月,而且心态也没有从策划一品堂的骄傲中走出来,结果呢?创意看上去很美,却没有实打实的落地市场。该项目是一个分水岭,那之后外脑服务周期调整为一年,近期国艳项目则变作三年;那之后外脑策划模式变了,开始尝试品牌策划与市场营销一体化运作,明星产品与标杆市场一体化打造;那之后笃信策划不与销售结合就是傻策划,而本土小微企业外脑策划的基本标准——数字就是硬道理!好,让我们言归正传。
2004年,大益收购西双版纳勐海县茶厂在社会上暴得大名,位于西南边陲另一端秘境临沧的沧源佤山茶厂却在茶界籍籍无名。
云南省沧源佤山茶厂前身为云南沧源县茶厂,2004年被昆明南香茶业有限公司收购。拥有无污染高山茶园6000余亩,茶叶精制加工厂两家。至2007年外脑工作室契入之前,占地20余亩的昆明新厂即将落成开发区。也许这样的介绍是平面的,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视角,该茶企的实力和行业位置可略见一斑:1.连续六年茶叶出口量位居云南茶企业第一,产品远销德国、法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2.普洱茶熟茶专家、经典茶砖7581的传承者、原昆明茶厂技术副厂长谭梅,担任技术总监。
众说周知,普洱茶界有“勐海系”、“中茶系”的说法。方一知外脑工作室服务的客户——国艳茶厂董事长董国艳,便是原勐海茶厂技术副厂长,而谭梅老师作为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曾任昆明茶厂技术副厂长。普洱茶饼7572、7542,普洱茶砖7581,从这两位令人尊敬的女性手中得到传承和提升。普洱江湖传扬:勐海饼、下关沱、谭梅砖,某种意义上将谭梅与经典茶砖划了等号。这里,话题不妨向下延伸,普洱茶行业许多茶企的领军人物,来源于三大院校:云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比如国艳茶厂董事长董国艳毕业于云南农大,而南香茶业创始人曹子林则毕业于安徽农大,分配到中茶从事茶叶国际贸易,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把云南普洱茶推向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当年拖着拉杆箱,一个人在国外参加展会,一个人一家一家拜访海外茶商。
用脚丈量位于沧源、双江、昆明的茶厂和茶园后,企业外脑的第一印象是:多。多品牌——佤山、南香、香源绿色,多市场——国内外,多品类——红茶、绿茶、普洱茶,多渠道——外销、批发、直营。继而大脑意识升华为:大。一则感觉今后企业的可发展空间大,一则感悟以曹子林、谭梅为代表的专家型茶人,学茶、制茶、销茶,一辈子跟茶打交道,达到了某种“境界”。
方一知外脑团队提出了一套整合方案,多品名打包,统一于一个品牌框架下,搭建集茶园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出口贸易为一体的茶业集团架构,这就是云南大境界茶业有限公司。核心策划思路是,比较大益,县级茶厂改制的起点是一致的,专业出身则更胜一筹,成立大境界集团可给以后的资本运作预留伏笔,未来亦或走卖产品、卖品牌、卖股份的路子;创意文化原点是“茶境”,所谓茶如人生,人生如茶。普洱小天地,人生大境界。境界有多大,世界就会有多大。比较大益的“勐海味”,一步从茶的滋味和香气跳开来,从功能价值到精神意境,迈入茶境文化,大大提升茶文化表现力。
为什么说高大全、高大上的“大境界”策划,是一个失败的茶企策划案呢?
多头创意。大境界品牌注入了云南元素、行业文化,中国元素、传统茶文化。产品线非常丰富,一是立足自然、绿色、健康的佤山文化,优化佤山茶厂自有品牌“佤山映像”系列茶品;二是“谭梅砖”的提出和系统化设计;三是打云南旅游茶的牌,创意设计多彩绚丽的“云南梦想七子饼茶”;四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简约淡远为风格,推出生熟各六款“人生六味茶”。
数年后,方一知再次相遇大境界茶业董事长曹子林,坦诚表示,如果换到现在,策划的切入点和聚焦点,一定是谭梅砖,这个产品有根,这个根是深深扎在普洱茶文化土壤和广大粉丝心目中的,况且,谭梅老师本身就是产品形象代言人。
一篇文章一个主题,一个时期只能有一个领导核心,一个时间点推一个明星产品,产品多了分散注意力,明星多了自然要抢戏。产品智造最忌讳求大求全,多头创意好有一比,恰似漫天星光,不见一轮明月。
平均用力。大境界策划亮点多多,不可谓不用心,比如云南梦想七子饼,口号是“把云南带回家”,再比如“外国朋友喜欢的普洱茶”,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IMO许可,谭梅监制。然而,散点没有聚焦,那些个亮点就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逝了。若找不到一个着力点,配备足够的资源,把所有的力量压上去,产品价值便得不到有效的放大。包括谭梅砖这样的明星产品,也还没有做深做透,谭梅的价值和形象远远没有放大。
“人生六味茶”已经商标注册,有心人可以看出,茶品插画一枝一叶,源自国画大师的笔墨。没错,一味茶、一个意境,一杯茗茶、六味人生。中国人喝了几千年的茶,为什么喝茶,喝茶除了品饮价值,还有那些精神享受?安闲、清净、和谐、豁达、快乐、自在。人生六味茶以此区别品名。说老实话自己也喜欢。从人生诸般滋味中提炼出六种味道,亦是六种境界。这六味茶有点小资,有点禅茶气质,是文化茶,也是艺术普洱。也许是奇缘,佛门人士许多表示喜欢,少林寺方丈当面也讲,人生六味茶挺有创意唻。
做得好,不代表你一定做得对。问题在于有没有视其为核心产品,围绕着这个点加以放大,配套开展持续不断的宣传造势、招商推广及市场深耕工作,不然销量就做不上去。仅仅创意好是不够的,背后没有推手做营销操盘,怎能见实效?
渠道缺位。大境界最初的产品兴奋点,是云南梦想七子饼茶。一饼茶,一个城市,丽江、大理、版纳、香格里拉等七彩美景,吸引成千上万对云南怀有梦想和向往之情的游人的眼球,这里面可大有销售空间哦。产品新鲜出炉,渠道商却失联了。设想在机场、旅游点等地设置销售专柜,谁来落地呢?普洱茶砖则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7581换了新包装,走老渠道,新产品价格定位比老产品高,经销商接受不了!产品与渠道的关系,好比鱼儿离不开水。教训告诉我们,离开销售平台作支撑,创意产品仅仅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方一知多年来常常反思大境界策划的失误,以致形成一个心结,不能释怀。不只是以上策略层面的问题,还有战略时点的把握和战术精准操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攸关生存的根本问题——外脑策划的工作导向问题。
项目切入的时间点。几乎与大境界同时服务的大叶普洱、茶树王茶业,从企业品牌到产品命名都是紧贴茶的,文化挖掘也紧贴行业文化和区域文化,而大境界脱轨了,茶境文化的开掘确实超前了,脱离了行业实际和市场现实。三年后,同是临沧的一家茶企,高调推出“境界”礼品茶,据说畅销数万盒,眼见得有几家茶厂跟风,就怕境界低。六、七年后的2013、14年,企业外脑放大“梦想”,提出中国梦·古茶梦,助推“版纳古茶·梦想60”上市,成为国艳普洱的扛鼎之作,古树茶的明星产品。
外脑策划所谓成功的真相,其实是99度+1度。洞察行业某个阶段的主题,抓住行业的主流,顺大势而为之,即热点沸腾的那一度,完成了马克思说的关键一跳。烧不开这一度,不能点燃市场热点,前面的投入就是拿钱为后面跟进的成功者铺路。扪心自问,企业外脑对接的企业,经营方向与行业趋势一致吗?企业有没有能力和实力制造热点,如果加温预热直至引爆,需要一年,或是三到五年的时间,企业老板有那份耐心和推广资金吗?凭企业外脑微弱的能力,怎能背叛潮流,与大势对抗?失败是必然的结果呀。为什么沾沾自喜那点创意,醉死不认哪壶酒钱?所以后来的很多年,就是企业老板拿着现金找到工作室,大势未至,时间点不对,给钱也不能接!
临门一脚。产品上市只有与招商结合,才能体现真实的策划成果。宣传造势,全场带球,绕场一周又一周,就为了那临门一脚!意思是说,供需双方握手言欢,签订协议都不算,打款到账才叫落袋为安。方一知于2007年11月前后近一月连续作战,两次现场参与大境界在广州的展会,数次谈加盟商,饭桌上都答应的挺好,为什么后来没成?关键射门一刻,岂能缺位?需深度跟进,咬紧客户不放松,掌握临门一脚的火候和力度。临门一脚踢臭了,前期的推广费用打水漂。企业外脑吸取教训,营销操盘其它茶企项目时,特别注重三点:招商手册的策划设计、合作协议的撰写与产品价格表的制定。
从加盟商角度考虑,招商之后是养商、强商。企业营销团队要帮助加盟商做市场,先做活再做强。外脑行业检验策划的一条标准是落地,现在知道落地更要生根,也就是说,若不能强商,不能扎根市场,抗风险能力就差,大风来了是要连根拔起的。普洱茶市场生态圈中,每一方都是利益主体,只有用我心换你心,才能把根留住。
导向。外脑策划究竟以创意、文化为导向,还是以客户、市场为导向?以大境界策划为转折点,方一知外脑团队的工作导向,从创意、文化导向逐步走向客户、市场为导向,并尝试将品牌策划、市场营销和资源整合一体化运作。
2015年6月,方一知参加云南岩茶进京发布会和北京国际茶博会,偶遇曾经熟悉而亲切的产品面貌:谭梅砖、人生六味茶等等,原来是以云南大境界茶业公司和云南沧源佤山茶厂的双重名义来参展的,不禁思绪翻涌!恍惚间近十年过去,普洱茶市场又步入一个下行周期,仅仅靠产品创新是很难拉动正在下行的市场势头的,必须打组合拳,打持久战。当年大境界项目的作业时间为三个月,协议附加服务三个月,实际运作半年,现在外脑策划项目改为年度综合服务,或是与服务企业结为长达三五年的战略合作伙伴。时过境迁,我们告别了青春幼稚病,开始懂得尊重市场规律,拜市场为师,与服务企业一起攻坚克难。
苦索多年,一直想写一篇大境界策划笔记,迟迟没有落笔,今天可以释然了,因为终于领悟到境界不是想出来的、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境界是通过岁月的不断磨练而逐渐提升起来的。